近期,丹寨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过织密隐患排查网、应急避险网、长效防治网,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功实现“零伤亡”目标,相关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一、织密隐患排查网,全方位筑牢地灾防线
自5月24日全州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会后,丹寨县迅速响应,构建“一体五位”排查体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乡镇干部等对台账内隐患点及风险斜坡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实时掌握隐患动态。同时,开展点外全域覆盖排查,各乡镇(街道)发动包村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对集镇、自然寨进行拉网式排查,各部门同步对学校、医院、旅游景点、公路、加油站、移民安置点、水库在建工程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区域开展行业排查。排查中发现1处疑似隐患,经专家核实处于稳定状态,有效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研判低风险1处,经5月16日技术保障单位全面分析研判后及时调整为高风险隐患点。
二、织密应急避险网,高效能守护群众安全
面对5月27-28日最强降雨,丹寨县立即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严格落实“三个紧急撤离”要求。建立“一联四包”责任机制,县级领导下沉乡镇督导,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奔赴地灾隐患点组织群众避险。累计安全转移避险21处174户465人,其中极高风险点2处40户167人、高风险点2处36户130人、其他风险点17处98户168人。南皋乡乌皋村三组滑坡隐患点今年5月16日被调整为极高风险点,在5月27日暴雨预警后,南皋乡迅速组织15户27人在21点前完成避险转移,成功避免因28日凌晨发生局部滑坡造成人员伤亡。
三、织密长效防治网,多维度夯实安全根基
针对群众主动避险意识不强等问题,丹寨县坚持“当下改” 与“长久立”相结合。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聚焦城镇、交通沿线等重点区域,建立隐患动态管理台账;深入推进宣传培训,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六进”系列活动,提升群众防灾自救能力;严格落实“四早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加强部门会商研判,实现预警信息精准推送;加快推进搬迁治理项目,计划到2030年完成826户3263人搬迁,并有序推进各年度高、极高风险隐患点搬迁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灾险情报告制度,确保应急响应及时高效,切实筑牢地质灾害防治长效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