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仁刚委员:
您在黔东南州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支持在凯里市区规划建设立体交通设施的建议》(第110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州自然资源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加快规划建设全州区域中心城市、打造黔中经济圈重要发展极,凯里市大力全面加速发展,市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存在规划布局不完善、功能定位不合理、管理方式不科学等问题,部分路段交通拥堵严重,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和人流密集的路段瓶颈突出,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改善凯里市交通已经刻不容缓。
一、支持将立体交通规划建设纳入凯里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并作为重要内容
为积极应对凯里市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完善交通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着力解决当前交通存在问题,落实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交通体系的要求,为重大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决策依据。按照“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要求,州级指导和支持凯里市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根据道路交通发展趋势和凯里市道路交通现状,将立体交通规划纳入正在编制的《凯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作为一个专题研究,对凯里市各主要片区的交通流量、流向进行分析,进行交通组织设计,结合相关规范设置立交节点及确定立交形式,通过技术手段,对既有节点挖潜,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通过打通平行道路,完善微循环,实现交通分流。待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下步将指导凯里市做好道路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二、优化凯里市区城市道路规划布局有效解决当前道路交通存在短板
下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导凯里市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通南北向及东西向的通道。打通南北向通道,为现状交通拥堵重点区域提供分流道路;适应带状地形特点,打通东西向通道,以方便老城区与城市中心商务区及其它片区的交通联系。
(二)注重路网密度的提高,尤其是支路网建设。在加强环线及南北向、东西向主干道贯通的同时,要争取用地加强次干道特别是支路的建设。
(三)开展交叉口改造。在老城区路网改造中,在拉通断头路的同时合理设计交叉路口;对部分纵坡过大的路段进行降坡处理,对畸形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与改造等。
(四)完善行人立体过街设施设置。在北京东路、北京西路、韶山南路、韶山北路等机动车和行人冲突比较严重的繁华商业区路段以及有较大过街需求的中小学、医院等地段,应通过交通调查,合理规划建设行人立体过街设施,以减少交通干扰,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对新建道路要注重道路建设与行人过街设施的一体化建设,通过修建地下通道、行人二次过街等设施解决行人过街问题。
(五)改造道路绿化适度拓宽车道。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功能性为主,但道路绿化同时是道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绿化将提高道路的舒适性、安全性,对促进当地生态环境,降低行车噪音等都有较好的作用,随着凯里区域交通网络不断拓展,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道路绿化也进一步显示出它的重要性。鉴于城市道路是有规划红线宽度控制,且不仅仅是为交通服务,道路的规划建设须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规范,满足交通需求外,还须符合《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满足道路绿地的设置要求。州级有关部门将指导凯里市在道路改造时要尊重现状中良好的绿化,保持良好的绿化特征,准确把握原有路面尺度和交流量矛盾,应该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流方面作改善,力求在减少对沿线绿化影响的基础上,来进行最大限度的横断面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道路的交通功能和绿化功能和谐统一。
(六)注重交通管理,逐步引入交通疏堵工程。老城区部分主干道两侧商业化状况已不可逆转,只能通过严格的交通管理来提高这些路段的通行能力;部分已建成主次干道要完善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尤其是机动车双向分隔设施;对新建设的环线及其他干道要注意保证其交通功能,严格控制在新建干道两侧建设大型公共设施或商业设施,严格控制开口;未来随着城区交通流量的增长,分年度编制并实施交通疏堵工程。
(七)其它方面。随着凯-麻中心城区的不断建设,要逐渐把汽车客运站搬迁到城市中心的外围区域,以免对城市中心区交通造成冲击;合理制定停车供应结构比例,科学规划并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体、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补充、路内停车为辅助的停车供应格局。
综上所述,凯里市城市交通整治的规划方案和措施的实施需要凯里市委、市政府予以高度重视,需要交警、市政建设、城市管理、自然资源、财政、交通运输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我们各部门将围绕凯里市总体发展目标,结合国土空间体系规划,指导凯里市开展好《凯里市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完善凯里市交通规划体系,统筹、优化城市道路和各类交通设施规划布局,加强重要地区与交通系统的统筹规划,建立以综合交通模式引导城市空间拓展。规划以快速路为骨架网络,支持“窄马路、密路网”畅通交通微循环,引导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带动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为下阶段交通建设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努力实现城区道路交通网络的安全、畅通。
三、立体交通设计充分彰显黔东南州民族和地域特色提升城市空间环境魅力
坚持城市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符合黔东南地方特色的设计原则和理念不动摇,严把规划审查关,制定了《关于加强黔东南州城市设计彰显地方特色风貌的指导意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传统建筑参考图集》《凯里城市设计导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图集,在城镇规划设计审批和实施管理工作中,实行个性化审批,坚持突出黔东南特色的原则不动摇,严禁无地方民族特色的城镇规划、立体交通设施建筑设计审查通过。
黔东南州自然资源局
2022年5月24日
(附注:公开)
(联系人:杨祯睿,联系电话:18508553395)